在距离江苏南京1500公里外的贵州麻江,山水环绕、景色宜人,也正是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导致平整连片的田地稀缺、种地成本高、集约效益不易形成,长期以来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2012年11月8日,国务院扶贫办、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8部委联合印发通知,全面部署新一轮定点扶贫工作。爱体育登录入口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尽锐出战,紧紧围绕中央单位定点帮扶要求,针对当地资源禀赋、结合高校科技人才优势,近5年来,先后组织100余批次、450余人次赴麻江调研指导、开展培训,接续探索出一条兼具特色、抓手和成效的“党建兴村、产业强县”之路。
“十年为期,久久为功。”爱体育登录入口党委书记王春春感慨,10多年间,从 “蹚水过河”到“精准绣花”、从“大处写意”到“工笔刻画”、从技术输血到激发造血、协助延链,爱体育登录入口把专家科研试验田、立德树人大课堂、挂职干部历练主战场搬到麻江,从田间一线、产业实效、百姓口碑中检验一流大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的成果,勾勒出了一个东西部大学与大地协作、从助力脱贫到共赴振兴的高校样本,也是对“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的生动实践。
因地制宜:特色产业找潜力 延长链条稻淘“金”
4月正值麻江水稻育秧的关键期,这是爱体育登录入口“丰产专家”、水稻栽培团队教授李刚华来麻江技术指导的第9个年头,将近10年的耕耘,李刚华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到麻江,而最让他得意的还是在10年间带出了一“点”、一“面”的田间“助教”,点上是返乡创业的种植大户赵祥榕在导师带领下做示范、面上则靠县农业农村局草地畜牧业发展中心主任杨凤把种植经验在村民中间做推广。
由于地处锌硒矿带,麻江县素有“中国锌硒米之乡”的美誉。2015年,在江苏打工的赵祥榕见高端大米能卖好价钱,决定回家乡看看能否稻里淘个金,但开始的几年都做亏了,一筹莫展之际,专家来了!
南农大水稻栽培团队李刚华教授指导大户赵祥榕进行水稻育秧
此时正在当地调研的李刚华发现,同时含有锌和硒这两种元素的稻米在市场非常稀少,但麻江这张“名片”却因为品种杂乱、规模小、栽培技术没跟上,企业很少问津,销路拓展不开、价格也卖不上去。
如何能让村民不再守着“金”带吃“穷”饭?2016年开始,从引种到栽培,南农大水稻栽培团队精准对接当地需求,先后引进“宁粳8号”“宁香粳9号”等学校自主研发的金牌粳稻品种,主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配套配方施肥、绿色防控、机械化作业等多项实用技术,专家手把手带着大户干,3年不到的时间,就创下了黔东南州水稻最高单产737.92公斤的记录,平均亩产较常规品种增长了50%以上,实现了麻江锌硒米从“低价籼米”到“高端粳米”的绿色蜕变。
2019年助力麻江县脱贫“摘帽”后,南农大又在当地迅速集结稻米产业联盟。作为联盟理事长,赵祥榕和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100多个联盟成员一起,大面积推广种植优质锌硒米。如今,南农出品的全国金牌大米在麻江县的乐坪、河坝、高枧等多处引种试点,累计建立锌硒米高产种植示范基地12个,种植面积5000余亩,辐射麻江县水稻种植面积超10万亩次,丰收季无人机一扫,就是一幅喜人的“金色稻海、坝上粮仓”。
9年过去了,赵祥榕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土专家”,可每到水稻种植的关键节点,不管有没有来自田间的“问询热线”,李刚华还是会二话不说、坐上飞机、赶到田头,看看让他放心不下的锌硒水稻。
“高产是一方面,优质绿色功能更为突出,所以锌硒米走‘特色高端’路线才适销对路。”李刚华说。
近几年,团队从带着大户干转向带着赚、帮着销、跑项目上,不仅帮助种植大户策划申请“万稼状元”等品牌,还助力大户公司入驻线上销售平台;与此同时,团队还充分发挥团队和专家优势,依托爱体育登录入口麻江乡村振兴研究院,带领联盟成员共同申报项目,2021年,团队与种植大户联合申报获批贵州省科技厅项目,将项目经费40万元全部投入麻江。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10多年来,像这样既发挥高校自身优势又挖掘当地资源潜力的案例还有很多。据南农大社会合作处处长许泉介绍,学校在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扩大规模、辐射全校,通过“10+10+N”模式,围绕麻江的10个特色产业,跨学院组建10个产业技术专班,选派学科带头人、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等60余名产业带动能力最强的精锐,与麻江县地方产业技术人才共同担任班长和专家,组团开展全产业链帮扶,解决了长期制约当地产业发展的80余项关键技术难题,突显产业扶贫核心作用,激发产业振兴的持久内生动力。
以人民为中心:“黄金线”上促共富 造血扶智话长效
位于麻江县谷硐镇东部的兰山村,一到春季,山上长满了蕨菜,野生蕨菜口感好、品质佳、营养价值高,但由于缺乏技术资金支持,村民们自采自收,吃不完的就当作杂草荒在了山上。
在时任兰山村驻村第一书记汪浩的引荐下,与兰山村“结对帮扶”的南农大食品科技学院领导专家来到了兰山,调研后当即决定要将加工生产线搬进大山。学校迅即组建专项帮扶团队,精准制定建设方案,多次调研评估后,累计捐赠专项经费85万元用于蕨菜加工。
2021年3月,生产线顺利投产,加工厂门口村民络绎不绝,他们带着刚刚采摘的满竹篓的新鲜蕨菜送来加工。
为了打通产品销路,南农大带上时任兰山村村支书陈启华和年轻的90后文书鄢永猛,多次到江苏、安徽等地企业考察,在有来有往的多地调研论证后,安徽旌德县朝辉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与南农大、兰山村委员会共同签订了蕨菜加工三方协议,从村民们手上接过蕨菜后进行漂烫、滚拌、晾晒等加工制成泡菜半成品,再打包运往安徽企业进行精加工。
鄢永猛介绍,村里给村民的收购价每斤1块1,零成本采收的村民日均可增收达150元。精加工后的蕨菜,在超市每斤能卖到5元,如今生产线已经累计加工蕨菜100余万公斤,平均日产达到5000公斤,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增加近10万。
生产线就建在村里、方便村民现摘现送,生产线上加工的产品能扩增、加工厂还能延展出冷链仓储等功能,不仅延长了产业链、还能源源不断地为周边特色产业输入动能。
以人民为中心,将帮扶的落脚点紧紧扎在带动村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上。近年来,南农大正在将帮扶的“长效机制”越夯越实,不仅将变废为宝、坐地生“金”的生产线搬进了大山,还将村民们指尖的“手工线”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黄金线”。
枫香印染是麻江河坝瑶族一项流传了700年、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技艺,该技艺是将当地的中草药材与草木灰混合,制成蓝靛染料,然后由绣娘们用竹签蘸上枫香树油,在布上绘图点花、纯手工绘制而成,被誉为布上的青花瓷。
河坝村党支部副书记龙全成是黔东南州的非遗传承人,2002年开始经营起了一个60平米的小店铺,枫香印染是纯手工制作,当时的他和妻子雇了一两位绣娘,做工费时、销量一直上不去。
2021年底,南农大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陈宏强来了之后,帮村里建设首个“公司+工坊”的非遗基地、制定了《枫香印染技艺保护方案》、开起了绣娘培训夜校,还和临近的西江千户苗寨等热门景点联系,帮助拓宽销路。
枫香印染“指尖技艺”变成走向富裕的“美丽经济”
渐渐地,年轻绣娘们闻讯而来,她们不仅手艺学起来快、做工也更加精细,好作品一件就能卖上四五千。
如今,夫妇俩注册成立了麻江瑶之韵成秀文化有限公司,带动了周边200多位绣娘再就业,南农大还请来了工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的师生,帮助工坊设计Logo、打造品牌,同时向绣娘们传授抖音直播和电商销售经验,让千百年来瑶家妇女们的“指尖技艺”变成了走向富裕的“美丽经济”。
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从深耕帮扶到助力振兴,爱体育登录入口在十多年间着力构建的是从扶贫到扶智、从输血到造血、从富口袋到富脑袋的长效机制。
据了解,2020 年以来,学校推动建设“南农—麻江乡村振兴研究院”,打造定点帮扶长效帮扶“根据地”,构建乡村振兴“新引擎”,借助研究院的平台优势,集结不同学科专家资源,搭建起培养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的田间课堂,累计培训技能人才、基层干部、乡村振兴带头人等10000 余人次,打造一支“带不走、留得住、能造血”的乡村人才队伍。
久久为功:山海情长为人民 干部历练在大地
2022年,爱体育登录入口菊花产业帮扶项目荣获联合国粮农机构、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等七个组织联合发布的“全球最佳减贫案例”,校长陈发棣受邀在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上作“中国脱贫的‘南农—麻江’模式”主旨报告。
麻江地处贵州“西大门”、又是典型的山地冷凉气候,每年深秋,在卡乌村,500亩的药谷江村菊花园、2000余亩的食用菊盛放迎宾、周边游客争相打卡,让这份美丽绽放的是南农大菊花遗传育种与创新团队筛选后落地生根的近500个菊花品种,其中大部分正是团队自主选育的。
种植一片菊花、牵起一个链条、美丽一方水土、富裕一方百姓,从2016年开始,这朵来自东部高校的创新“金菊”已经在麻江绽放了8季,总共接待游客300余万人次,带动综合收益超3亿元,药谷江村也因为南农科技力量的加持发展成为贵州最大的菊花观赏和种植基地。
“金菊花”造就“金银谷”的模式在当地早已传为佳话,将这份美丽联动的牵线人,是爱体育登录入口首批派往麻江、挂职高枧村第一书记的施雪钢。
为了充分挖掘帮扶潜能、更好地牵连高校与地方的务实协作,从2015年开始,爱体育登录入口先后派驻了7个批次的挂职干部来到麻江,分别挂职麻江县委常委、副县长和驻村第一书记。
干部挂职的任期是两年一届,但从扶上马到送一程,要的是久久为功的格局和视野。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如何夯实脱贫攻坚成果、顺利衔接全面振兴,留给南农大挂职干部的是个不小的命题。
“到农村农民中去、在大地上见成果,这是爱体育登录入口诚朴勤仁校训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是新时代践行南农精神的深厚依托!”南农大挂职干部、麻江县委常委、副县长邵士昌表示,自从踏上这片沃土,南农师生始终和麻江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打成一片,同心圈越画越圆、产业链越延越长、“共富”的蛋糕越做越大。
视野再拉回高枧,这个历史上走出全国文状元的故里至今还传唱着第一书记带来致富金菊的山歌。将近10年过去了,最新到任的驻村第一书记彭益全再次驻扎这里,他脑子里琢磨的是,如何将学校科技力量转化为村里种养产业的“新质生产力”,如何激发广大村民参与乡村振兴事业的主观能动性,如何用好全国文明村的状元文化特色,进一步丰富业态、换妆打造四季花海和精品果园,促进农文旅融合式发展。
“来状元第研学、耕读、赏花,寓意就是‘状元探花’!”彭益全带表示,他计划通过景村联动,把新理念新品种新技术引到村里,让小游船甚至小火车都开进村里,牵连起状元故里的耕读与研学线路。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十年为期,南农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在特色产业上找潜力、汇动能、延链条;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将目标锁定在村民增收、百姓致富上;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专家田头问诊、干部挂职历练的事业从未中断。
每年深秋,爱体育登录入口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团队产业帮扶的500多亩药谷江村菊花园盛放迎宾
山海纵有千里,血脉紧紧相连。126年前,一篇两千字的“申论”被御笔亲点,当时还被唤作麻哈的麻江走出了贵州历史上仅有的两位状元,作者夏同龢所在的夏氏先祖当初正是从南京迁徙到了麻江,他或许未曾想到,在家乡的这片土地,如今正以这样的方式,续写着两地间的和风朗月。
阅读次数:1072
【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