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2024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期次:第997期       查看:143

本文介绍了南农青年暑期社会实践,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展现了实践团成员深入基层推广特色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场景。实践团成员还结合专业,普及宣讲智慧农业和农机应用,发挥生力军作用,担当起强农兴农的历史使命。南农青年在知行合一中学本领、长才干、担大任。








编者按 今年暑期, 全校 5千 余 名 师生 赴 全 国各地,以饱满的热情、昂 扬 的 斗志,积极投身 于 中 国式 现 代 化建 设 的 火热 实 践 中去,谱写南农 暑 期 社会 实 践 的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寄语新时代青年中强调:“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

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新时代青年又应如何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找准定位,担当起历史使命呢?

2024 年暑期, 有这样一群南农青年,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书写着自己的答案……

“在南京市六合区横梁街道, 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孕育着悠久的文化和营养健康的特色农产品, 平山雨花茶、秦邦极品鸡蛋、绿色稻米、茉莉六合‘发芽糙米粉’……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领略这些美味”,镜头前,我校“青心为农”实践团成员化身专业主播,向网友们介绍横梁街道特色农产品。

前期,实践团成员深入横梁街道调研学习,从特色文化博物馆观摩到产业园研学,他们品鉴采访、学习记录,悉心了解每一种特色农产品。 实践团成员说,“来到横梁街道前,我对当地产品一无所知,但现在,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尽我所能地去推广这些产品”,随着直播进行,网友们的评论和订单纷至沓来,粉丝量达 7665 人,累计视频点赞量近 14 万,这不仅是对当地产品的认可,更是对我校实践团成员热情推广的最好肯定,他们在助力当地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让更多人们了解到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横梁街道这个朴实而深沉的地方。直播之余, 实践团成员走进雨花石村产田里,他们在田间地头撸起袖子,挽起裤脚,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乐趣; 他们在农户家中促膝长谈,亲切交流,深入了解村民们的需求与困难;他们结合专业,普及宣讲,向村民们详细解读智慧农业和农机应用, 他们用实际行动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生力军的作用, 担当起强农兴农的历史使命。

这是我校农学院“青心为农”实践团的答案, 更是南农青年答案的重要一角。 这个暑期,我校团委发挥组织优势,深化校地共建,主动对接地方团组织, 依托涉农高校专业优势,聚焦地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结合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青春笃行”专项行动要求,围绕“乡村振兴促进”专题,精心设计实施了 “青禾乡村振兴” 定点实践专项, 组织 73 支校院两级重点团队集中赴 10个定点县市区,走进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积极开展特色产业调研、乡村文化传承、人居环境改善等专项实践活动, 引导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践行强农兴农使命。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 经济管理学院“大地学堂”实践团前往江苏淮安开展调研学习, 他们走进爱体育登录入口淮安研究院,参观优质猪生物样本保存中心、疫病检测中心以及淮安研究院科研成果展, 亲身参与动物疫病检测、基因诊断等工作,深入了解“苏淮猪”助力产业振兴的实效,感悟科研的严谨与细致, 增强南农青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农残治理是食品安全的关键一环, 也是生态治理的关键一步,植物保护学院“溧秾为本,净残强农”实践团前往江苏溧阳,化身“科普达人”,在熙熙攘攘的市集上, 热情地向村民们一对一科普农药残留的危害以及减少方法等相关知识;他们化身“环境侦探”,在郁郁葱葱的田地里,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对当地植株进行细致的农残检测;他们化身“农报专家”,与农户和工作人员深入交流, 了解当地农药使用情况、探讨农药治理有效方案。在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溧阳支行的座谈会上, 实践团成员从农药使用的源头到治理的末端, 积极提出南农青年方案, 用实际行动书写着生态与农业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 近年来, 民宿越发成为农村旅游业发展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成为当地文化的一张生动名片,公共管理学院“梦想改造家”实践团走进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狮石乡, 将当地狮石民俗与自然风光融入墙绘主题, 将专业优势和软件建模技术运用到建筑改造中, 以墙绘艺术唤醒乡村文化记忆, 他们画笔下的仙鹤图、 福字图、徽州建筑图、迎客松图和水墨兰竹图典雅灵动,诉说着狮石乡深厚的文化底蕴。

青年是乡村发展的生力军, 乡村振兴离不开青年的参与和奉献, 越来越多的青年参与乡村振兴,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然而,青年的答案远不仅限于此。理学院“雨滴凝聚信仰,传颂党史峥嵘”实践团给出了答案。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新时代中国青年肩负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更应坚定理想信念,守好文化底蕴,理学院实践团成员不遗余力地钻研每一句台词, 精心排练每一个动作与表情, 换上中山装, 穿越时空,以镜头为媒介,以短剧的形式,深刻体验五四运动先辈们的坚定信念与智慧勇气。

信息管理学院“鲁垛遗韵”调研团给出了答案。 “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与时俱进,既要保持其传统魅力,又要不断创新发展,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像你们这样的年轻力量加入到乱针绣的传承与发展中来, 共同推动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繁荣与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国凤刺绣研究所技术总监莫元花在实践团实地调研“乱针绣”非遗文化中说道, 实践团成员赴扬州市鲁垛镇实地学习了乱针绣的制作过程, 细腻的技艺、丰富的色彩层次以及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让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乱针绣这门古老艺术背后的精湛工艺与非凡创造力, 他们结合自身专业知识,搭建网页展示平台,利用数字化技术为非遗传承赋能, 将民间艺术进行再现与推广, 为公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沉浸式体验,促进乱针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为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草业学院“深圳朝向”岗位见习团给出了答案。 青年拼搏实干,创新助推发展。 在深圳市朝向集团为期一周的岗位见习中, 实践团成员学习草坪种植方法、日常养护技巧、虫害防治、草坪数据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等内容,亲身体会草坪管理工作的现实挑战, 深入分析探讨草业发展方向以及当前就业形势问题,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参考。 青年“向下扎根,向上蓄力”,南农青年在知行合一中学本领、长才干、担大任。

动物科技学院“肉蛋奶”科普实践团、校红十字会学生分会 “陌上繁花放, 秾情垄上行”青年志愿者实践团给出了答案。当今时代为广大青年提供广阔舞台, 青年更应充分发挥在社会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展现青年风采,贡献青年力量。 “健康、科学、绿色、营养”,走进公园向市民们发放宣传手册,详细介绍“肉蛋奶”相关知识,耐心解答相关问题,切实利用所学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受到市民广泛称赞。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34 名青年志愿者,深入南京市高淳区,开展了为期 27 天的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活动。 他们依托学校学科专业优势,聚焦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老兵等群体,组织志愿者深入漆桥镇、桠溪镇等八个村镇,积极开展科普宣讲、人道关怀、红色文化等活动,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探索当代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新路径, 以自己的风采和力量为社会贡献着青春的智慧和热情。

中国式现代化,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独具特色,创新不息,蕴含传承着千年的智慧。青年的命运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 时代为青年铺就广阔的舞台, 而青年也在这个时代中孕育无限可能。 “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时代也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广大青年贡献青春力量。

今年,我校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组织全校 5000 余名师生、270支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奔赴祖国 31 个省,广泛开展 2024 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南农青年在社会实践的广阔舞台中建功立业,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未来,南农青年继续将“小我”融入“大我”,在社会实践中洞察时代之需,找准自身定位,锻炼真才实干,担当起“排头兵”和“生力军”的作用,自信自强,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团委 丁群 王泽宇)

报刊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