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巨友:以知识传递知识,以心灵浇灌心灵

期次:第990期       查看:552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吴巨友就是这样一位教师,2023 年他被评为爱体育登录入口师德标兵。

23 年前,吴巨友第一次踏进了爱体育登录入口的校园,冥冥之中就结下了与梨和南农的缘分。 今天,让我们走进他与南农的故事,感受他“以知识传递知识,以心灵浇灌心灵”的教育使命,去倾听这一场横跨 23 年引人入胜的“梨园梦”。

耕耘筑梦,梨香飘满

吴巨友深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躬耕林间,常年在梨乡一线开展工作。 这样的耕耘自然为他收获优异的科研成果埋下伏笔。吴巨友曾多次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他所在的团队也是首个在《The Plant Cell》上发表以梨为主题文章的团队。

吴巨友自加入张绍铃院士科研团队以来,潜心钻研于梨的研究,如今已经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瞩目的成果,这是他一心一意和梨打交道给予的回馈。 “做一些实用的学问,让梨果更甜、梨农更富、梨乡更美、梨产业更强。 ”这是吴巨友科研工作的初衷。将科研的脚步拓印在田野大地之上,让老百姓有问题可以解决,那一张张梨农淳朴的笑颜就是支撑吴老师不断奋进持续科研的动力源泉。

科研之路向来艰辛,每当科研推进遇到瓶颈时,吴巨友总是选择认真思考问题出在哪里, 寻找需要攻克的要点, 整理行装再出发,实现新的跃进。 “以往的每一个飞跃与突破都如暗夜中的明灯,指引我、激励我,攀登一座座科研的高山, 突破一个个难以逾越的障碍。”吴巨友回忆起十几年前第一次收到文章被接受的邮件时的情景, 当时的他彻夜未眠, 凭借努力被认可带来的兴奋感支撑他度过一次次的沮丧与挫败。

教育不是把桶填满而是把火点燃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吴巨友真正做到了左脚踏在 “耕” 的实干, 右脚则踏在“读”的勤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精神的力量是伟大的。 他认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需要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 更要用自己的影响力去激励更多的人。 “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紧跟国际前沿技术,培养出科技创新所需的人才。”无论是被称为南农最年轻的教授还是最年轻的院长, 他一直秉持着踏踏实实做学问的理念来教书育人。

除了不断增进自身科研实力, 吴巨友也致力将学生们引领到科研道路上。 他经常会把一些前沿的科研内容跟学生分享, 要求学生在课后寻找资料, 下次上课再共同交流这个问题。他认为要引导学生走上科研,就要让他们熟悉国家战略需求,熟悉产业现状,要把文章写在大地上, 要做一些有理和有用的研究。 在他看来, 老师和学生的相处就是教学相长的过程, 要利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

身教重于言传, 吴巨友的课堂从来都是深入浅出的。 在 11 年的执教生涯中,吴巨友一直以“五有好老师”的理念要求自己。“总体上来说,就是同行脑中有印象,重要会议有声音,主流期刊有名字,产业行业有口碑,同事学生有美誉。”吴巨友内心对自己的坚守就是他成功的秘诀,正如轮子相对于杠杆,那是支点的永久更新,他向着心中的理想不懈奋斗,最终超越了自我。

教育学生成为“六边形战士”

从最开始担任 90 后的班主任到今天已经迎来了第一届 00 后,吴巨友认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特点,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 但总体的时代烙印都是上进的, 善良的,诚实的,用心的。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每个人身体中都蕴含着澎湃的活力, 在吴巨友看来,教育就是那把火,点燃学生们生命中的热血。

时代的脚步永不停歇, 吴巨友认为新时代青年需要综合发展, 多方面培养锻炼沟通交流、 组织协调、 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遇到仅凭个人之力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就需要团队来协调配合,共同完成,这是吴老师向学生提及的组织协调能力。 在合作的过程中,同学们要经常的沟通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吴巨友敦促学生们注重平时的沟通表达和专业写作, 敢于用语言用文字去交流。

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每个人都有自己庞大的潜能去勃发, 只是等待一场合适的机遇。 吴巨友告诉学生, 当这场机遇来临之时,能不能做好充足的准备,能不能接住“这泼天的富贵”至关重要。 因此在平时,要全方位的提升自己,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六边形战士”。“德智体美劳,一个都不能少。”吴巨友特别强调南农“诚朴勤仁”的校训,每位南农人身上都有这四个字的精神烙印, 这也是南农留给学子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们要做专业知识扎实, 综合素质要高,解决复杂问题能力要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诚朴勤仁的复合型创新型领军人才。南农的毕业生就要有成为领军人才的底气。”吴巨友笑着说。

从教十余载,于科研求索真理,于教育立德树人, 这是我校园艺学院吴巨友教授最真实的写照。 无论是在那万亩梨园钻研白蕊三分,还是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都有一股馨香环绕其身旁,是花香,是果香,更是师德的芬芳。

(全媒体中心 邵鹏博 覃添怡 赵世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