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校区图书馆丨何以命名为【章之汶图书馆】?

期次:第999期       查看:120

本文介绍了爱体育登录入口章之汶图书馆的命名原因及其背后的故事。该图书馆是为了纪念金陵大学农科本科办学110周年和学校更名为爱体育登录入口40周年而建,同时将作为集“文献保障中心、知识服务中心和文化育人中心”于一体的南农人的精神家园和重要基地。 该图书馆的建设得到了章之汶先生后人捐赠的2000万元支持,同时章之汶先生的家国情怀和勤勉专精的治学精神也被融入了南农精神中。 本文主要讲述了章之汶先生对农业推广事业做出的贡献和兴农报国的使命担当,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在爱体育登录入口 122 周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 雄伟壮观的滨江校区新图书馆———爱体育登录入口章之汶图书馆即将建成开馆, 滨江校区图书馆为什么命名为 “章之汶图书馆”? “章之汶先生又是谁”?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份合同、一部教材、一位院长、一项嘉奖、一笔捐赠”的五个“一”故事,来一同了解吧。

一份 20 世纪 20 年代的大学生与金陵大学签订的合同

这里所说的大学生系金陵大学农科大二的学生章之汶。 章之汶,字鲁泉,安徽省来安县相官乡板桥村人,1900 年 10 月 20 日出生。 来安章氏世代耕读传家,幼时章之汶便敏而好学,因深感家乡农业之困顿,于 1918 年 9 月入金陵大学预科金陵中学学习一年后, 翌年秋入金大农科学习。 1919 年美国棉业专家郭仁风任教金陵大学,开启金大农科的棉产改进与推广工作。在进行棉作试验时, 因试验样本体量巨大且较为繁复, 郭仁风在金大农科就读学子中招募一批有志青年进行协助,并每月支付一定薪资,章之汶便是其中之一。 1920 年 7 月 25 日,章之汶与金陵大学郭仁风就开展棉业改良工作签订了关于协助进行改良棉业种植研究的双方各应遵守的工作合同,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棉作实习,并参与了金大“百万华棉”的选育工作。 章之汶也成为最早参与金大农科在安徽乌江农业推广棉花的学生之一。在跟随郭仁风教授研究期间,章之汶不仅接触了棉种选种、育种、布种、培养、防害、收获的基本科学方法,也对农业推广、乡村教育有了基础认识。 1923 年 7 月,章之汶以优异成绩从金陵大学农林科毕业, 授农学学士学位。 同年留校任教,任棉作改良部助教一职。 同时, 因章之汶于金大预科时便已学习英语且能力突出,他还曾于 1922 年 4 月,和魏学仁、李贵诚等代表金陵大学参加华东地区的沪宁杭教会学校之间的英语辩论赛,获得冠军。

在金大任职早期, 章之汶多次承担了翻译外籍学者英文论文的工作。如卜凯编写的《农村调查表》、郭仁风《乡村新教育》及《农村心理》等英文文献的翻译工作, 拓宽了章之汶的学术视野,为其在农学理论领域的深耕奠定了基础。在早期研究阶段, 章之汶发表了与农作物改进相关的农学研究论述, 均是其结合实践与理论的学术成果。 1923 年章之汶在《金陵光》上发表《改良农作物之方法》;1924 年,章之汶完成《植棉学》一书。 1926 年 3 月该书由商务印书馆作为“中国科学社丛书”之一出版。

《植棉学》是章之汶跟随郭仁凤学习植棉的经验总结, 也是其留校教授植棉课程时的心得感悟。从书籍内容及体量来看,为当时国内棉学专论中内容最为全面的一部专著, 作为教材也备受诸多农林院校推崇, 也是章之汶在棉学研究领域的最高学术总结。同时,章之汶的研究领域扩展至乡村教育,1923—1924 学年兼任农业特科(后改名为农业专修科)副主任,1924 年时任主任。为推进农业事业发展,扩大现代农学的传播,1925 年章之汶担任了由金陵大学主办的农业期刊《农林新报》主编一职,并在期刊上发表 110 余篇文章,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探讨(相关文章请参阅南京大学出版社 《章之汶文集》P503-507,南农图书馆索书号 S-53/0038)。

作为现代教育所培养的新农学家, 章之汶并没有忽视中国古老、传统、深厚的农业文明,并对其中诸多的科学经验有着客观评价。 对于传统农业, 章之汶一直持有敬仰态度,“吾国积数千年之农事经验,至可富贵,于栽培技术,尤多独到之处。”在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时,亦不能忽视传统农业中的优秀经验,但“可惜尚未有人利用科学方法加以编纂”且“无人利用发挥之耳。”为解决这一问题,章之汶在《农林新报》等期刊多次撰写文章,论及传统农业经验对于当时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如 1929 年第161 期中《小言·旧历新年》一篇,章之汶肯定旧历在农事上的重要性,认为“禁止刊印旧历实行新历之举”对于农事“不免稍有影响。 因为我国农事皆根据节令而行……” 这份他在金陵大学本科时期的棉产改进实习工作合同, 不仅开启了章之汶的农学研究生涯, 也塑造了章之汶立足实践、尊重传统、学以致用的学术精神,此后章之汶一生的学术生涯中一直坚持着理论与实践并行的原则。

一部上世纪我国最早的大学农业推广权威教材

章之汶在棉作改良部实习期间, 多次参与金陵大学在安徽和县乌江地区的推广工作,与当地农民交流棉花种植情况, 了解农民的种植意愿及棉花市场价格, 为推广工作开展搜集了真实的一手资料。 1923 年留校任教后,章之汶继续推进乌江推广区的工作, 并且将推广内容由良种与农技扩展至乡村基层教育方面。

乌江农业推广区成功的实践令章之汶意识到农业推广的重要性, 并且将学术研究领域从早期的作物育种扩展至农业推广。 1931 年 9 月,章之汶被聘为中央农业推广委员会专门委员, 因对农业研究、推广与教育事业的兴趣以及职业发展需要,章之汶在本科毕业 8 年后再次进入高校深造。 1931年秋, 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院农业教育与乡村社会科学习,一年后获康奈尔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回到金陵大学农学院,将他在国外所学付诸实践。在康乃尔留学期间,章之汶接触到美国“中央统筹、省农学院设计、乡村实践”的农业推广模式,扩展了其推广理论视野。农业推广,是金陵大学农学院尤为重视的社会事业之一。 1933 年,章之汶撰写《农业推广概论》一文,简要论述了农业推广的意义、目的、需要解决的先决问题等, 是章之汶对于农业推广理论的第一次系统论述。 1933 年 9 月,金大农业推广部改为农业推广委员会,章之汶任主席,统领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推广事业。 1936 年,章之汶与李醒愚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大学教材《农业推广》,由教育部列为大学丛书,并由商务印书馆刊行并多次再版。无论是作为农业推广教材还是理论专著,《农业推广》 一书具有高度的理论完整性与实践实用性, 是近代农业推广研究领域的代表性专著之一。“是农业推广,不但解决民生,且藉以培养民权,复兴民族。其有助于国家建设者,实重且大也。”在近代动荡时局之下, 章之汶认为农业推广的价值与意义不再局限于农业、农村与农民的发展建设,而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息息相关。这一认识不仅对于当时中国社会之建设颇具现实意义, 也依旧启发着如今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 章之汶深刻认识到农业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遂以农业改进为社会进步的第一要务, 而农业推广又为农业改进中之重点,“推广事业为农业改进程序中之最后与最重要阶段。”对于推广事业的不遗余力也是他对农业改进工作的坚持, 也是他怀有强烈报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一位在金陵大学农学院历史上任期最长且有杰出贡献的院长

“教育为国家根本所寄托”。 章之汶先生作为我校前身金陵大学农学院第五任院长, 章之汶在长达12 年的农学院院长生涯中,其中横跨了抗战的艰难岁月,以大学作为家庭,于学问上“勤勉”,于为人上“通达”,积极推动教育、科研、推广并重,团结带领师生矢志一流办学,他的治学理念和“强农报国”的实践,时至今日依然有着深远的意义。农业教育是章之汶最为深耕的领域, 章之汶认为,“农业教育之终极目的,在灌输农业知识,训练农业技能,增加农业生产以改善农人生活”。 制定农业教育政策时,需要考虑到研究、教育、推广的连环性,并且要将研究与教育成果推向农村,做到物尽其用。

1936 年始, 章之汶以副院长身份替谢家声院长代行金陵大学农学院院长一职。 1937 年,章之汶正式担任金大农学院院长。 与此同时,抗日战争的紧张局势使得金大农学院的教育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 全校西迁仅仅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如何在战时状态下依旧维持金陵大学农学院的教育、研究与推广事业不至于衰退, 则是章之汶最为关心的问题。经过章之汶的不懈努力与多方奔走,抗日战争时期金陵大学农学院的学科建设与人员规模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与增长,学院的社会事业也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在担任农学院院长期间, 章之汶延续并发展了金大农学院“教学、科研、推广的三一制”模式,使金陵大学农学院成为当时国内最为著名的高等农业教育机构之一,并且在学界具有权威性与号召力。农学院教育建设发展迅速, 形成了农科研究所、 大学本科、农业专修科及短期训练班四个层次。 1936 年,金陵大学农学院成立农科研究所农业经济部,1940 年增设农艺部,1941 年增设园艺部, 学生于农科研究所毕业后授予硕士学位, 是金陵大学农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机构。 1938 年,受四川农村合作委员会的委托,农学院开办暑期合作训练班。在农学院学科建设上, 章之汶也在不断完善体系构建,由 1936 年的 6 主系 1 辅系的结构转变为 8系 1 专修科的结构。 诸多学科在这一阶段完成了改组, 使得学科研究方向更加明晰, 学科体系得到优化。 1937 年农艺系重新划分为作物改良组、土壤肥料组、农业工程组、农事试验场组。 1939 年,农业经济学系重新划分为农政组、农场管理与农产贸易组、农业历史组、农村金融与农村合作组、农村社会组及农产物价与农业统计组。

另外, 诸多农界贤才也在章之汶的邀请下于金大任教,其中包括农艺系主任王绶、汤湘雨、靳自重,森林学系主任陈嵘,植物学系主任焦启源,蚕桑学系主任单寿父,农业经济学系主任卜凯、徐澄、孙文郁、乔启明、应廉耕,植物病虫害系植物病理学组主任俞大绂、魏景超、樊庆笙,植物病虫害系昆虫学组主任司乐堪、程淦藩,农业教育学系主任童德福、辛润棠、章元玮, 以及农科研究所园艺部主任章文才、 胡昌炽、沈隽、丁锡文,农艺部主任郝钦铭、吴绍骙等。 在章之汶执掌农学院期间, 诸多学子与青年教师得到了全面发展,并且在深造后选择回归金大,推动金大农学院的发展。 大豆遗传育种专家马育华,1935 年金大农学院毕业并留校任教,1945 年考入美国伊利诺大学考察实习, 破格授予硕士学位,1950 年回国于金大任教,1952 年转入南京农学院。 被誉为“中国青霉素之父” 的我校农业微生物学家樊庆笙,1933年毕业于金大农学院, 因章之汶多次与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协商,樊庆笙因此得以于 1940 年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院学习,1943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于金大任职。

在章之汶的领导之下, 金大农业学术研究亦成绩斐然。 农学院研究工作分为:调查研究,如农业经济调查研究;采集研究,如昆虫与植物标本的采集;试验研究,如作物品种改进试验。 至 1943 年农学院改良完成新品种计有:小麦 13 种、棉花 7 种、水稻 1种、大豆 1 种、粟 6 种、高粱 3 种、大麦 4 种、玉蜀黍1 种,改良江津甜橙、金堂大形甜橙、江津红橘、甘蓝、榨菜及番茄等。 金大西迁期间,章之汶认为农学院要在承担在南京未完成的研究工作的同时, 还要集中力量探讨四川省农业问题。 “如主要作物中稻、麦、棉,特种作物中之油桐、柑橘、烟、茶、蚕桑与畜产之研究改进, 以及农村经济状况与农村教育之调查实验, 均在积极推进之中, 盖亦思于此抗战救国时期,对此后方重镇,稍尽其负之任务。 ”1943 年,在金陵大学农学院, 章之汶与万国鼎先生等接待了前来成都访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处处长李约瑟,并帮助其搜集农史资料。当时李约瑟受英国文化委员会之命,来中国援助战时科学和教育机构,这些为日后中国农业史、生物学史、古农书交流打下了基础。 作为一名院长, 章之汶也多次勉励学子积极进取,以发展农业为己任,同时也竭尽全力为金大学子争取深造机会。 1940 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愿资助金大农学院一名学子赴美留学三年, 经章之汶争取,名额增加至 3 人,留学时间缩短为一年,最后由樊庆笙、程淦藩及崔毓俊前往留学。章之汶曾向校方美籍教师借 200 美元作为樊庆笙等赴美路费, 并亲自送行。章之汶在担任院长期间,曾组织农学院在四川温江、仁寿、新都,陕西南郑等地建设农业推广试验区,研究县单位农业推广制度与推广方法,均取得一定成绩。 1941 年后,民国政府普设农推机构,金大农学院仍致力于农业推广辅导及训练工作, 除受四川省政府委托辅导彭县及华阳两县新县制示范工作外,并开办各种农业推广人员训练班。金陵大学农学院为当时全国首屈一指的农业推广研究与实践机构,在学界具有领导作用。

1944 年,金大校长陈裕光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考察期间,由章之汶代理校务。在日常事务管理方面,章之汶也因出色的领导能力赢得众人信服。据章之汶的学生及秘书郭敏学回忆(见《章之汶纪念文集》南农图书馆索书号 K825.4/0162),章之汶出席各种会议及场合时,均能侃侃而谈,掌控全局且口齿清晰,语言流利,待人亲和有礼,从未高声斥责过他人。平素行事极具条理,办公文件与学术资料均亲手分类,位置摆放有条不紊,写作记录时出口成章。对学院教师、学生的各类请求,能答复者一一答复,践行“在校教授,个个安心研究;在校同学,个个安心用功;毕业同学,个个安心做事”这一准则,章之汶也因此受到学院师生之爱戴与尊敬。

一项来自亚洲的“社会实验室之父”的嘉奖

1949 年后,章之汶受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邀请,长期于海外任职。 这一阶段,章之汶也将学术视野由中国扩展至东亚与亚洲, 并将毕生所学在亚洲各地农村进行实践。在联合国粮农组织任职期间,章之汶多次组织学术会议,建立培训中心,对政府官员及农民群众进行农业生产技术指导, 对战后亚洲饥饿问题的缓解有着积极作用。 1960 年与 1964 年,章之汶以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的身份撰写了名为《亚洲及远东地区农业研究发展现状》(Present status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development in Asia and theFar East)的年度报告。 在此期间,章之汶还曾发表有《农业教学、研究、推广综合体制》《农业推广理论与实际》等著作。 在对亚洲农业进行实地考察、现状研究的同时,章之汶积极结合理论,对农业研究、教学、推广“三一制”进行更为系统的论述,不仅是他个人学术积累的总结, 也是农业实践研究方向的理论推动。 1966 年,章之汶于联合国粮农组织退休后,受菲律宾大学农学院邀请,前往任教,步入晚年章之汶依旧笔耕不辍。在菲律宾工作的 7 年间,章之汶积极关注亚洲农村发展, 曾多次将农业推广理论于社会中付诸实践。 1969 年,章之汶所著《迈进中的亚洲农村》(Rural Asia marches forward: focus on agriculturaland rural development)一书由菲律宾大学出版,被亚洲许多国家农林工作者购买阅读, 并获得海内外学者的极高评价。 该书总结了章之汶在四十年农业研究生涯中农村发展、 农业改进相关的调查结果与理论研究,同时收录大量实际案例,并论述了当时亚洲农业研究、推广与教育的发展情况并给出长期建议。该书不仅作为理论传授教材使用, 还为农业及乡村发展工作人员提供了具有实践价值的意见参考。

此外,章之汶仍十分注重理论实践,在菲律宾多地推行农村改进实验。 1970 年,受到菲律宾大学与美国基金会的资金支持, 章之汶积极在亚洲和菲律宾推进“社会实验室”的社会改革项目,主要目的是“发动人力以充分开发土地和水资源,将现存的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化的商业农业”。 1974 年,在章之汶离开菲律宾之后, 菲律宾大学为其出版第二部著作《亚洲农业发展新策略》(A strategy for agricultural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Asian countries)。 该书总结了菲律宾 “社会实验室”项目的开展过程及经验教训,也是对“社会实验区”工作开展的理论总结。经章之汶及其同仁不懈努力, 该项目最终成功实践并且在菲律宾多地得到推广。同时,“社会实验区”项目在亚洲顺利开展并也吸引了其他国家学者的关注。 菲律宾大学和东南亚地区农业研究生培养与科研中心为表彰他所作的杰出贡献,举行颁奖典礼,章之汶被授予了 “社会实验室之父”(Father of Social Laboratory)的荣誉称号。

从菲律宾大学退休后, 章之汶定居美国与子女共同生活。在美期间,他仍心怀祖国、思念金陵。1975年承周恩来总理邀请,拟于 1976 年 2 月率领留美金大同学农业代表团访华,因总理去世未能成行。他一直不忘祖国的农业建设,将 1943 年与时任中华农学会会长邹秉文合著的《我国战后农业建设计划纲要》进行了第二次修改,寄给女儿章荷生(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叮嘱她将此书再版,1980 年,农业部副部长杨显东(金陵大学农科毕业生)访美之际,章之汶赠送由农业出版社重印出版的 《我国战后农业建设计划纲要》,并呈送中央领导、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各农业院校,得到了高度评价。

一笔馨香南农的两千万元的爱心捐赠

悠悠农业,人类之本。 巍巍华夏,以农立国。 章之汶,他是学农爱农、立志农业的青年佼佼者,他是勤勉通达、兴农富民的农业推广者,他是心系师生,矢志一流的农教先行者,他是放眼世界,毕生躬耕的国际农学家。 “我们要努力前进,要切切实实的为我国同胞尽一点责任。 ”这是章之汶曾在美国留学时对金陵大学在校师生的寄语,并发表在《农林新报》上,在其一生的学术生涯中,章之汶孜孜不倦、兴农报国,展现了深厚的学术素养、高尚的学者风范、求实的钻研精神与诚朴的家国情怀。 章之汶先生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勤勉专精的治学精神、服务三农的使命担当,已融入并成为“诚朴勤仁”南农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章之汶嫡孙多伦科技董事长章安强, 作为章之汶先生的后人, 带着对祖父的怀念和对南农的深厚感情与学校开展战略合作并捐资支持学校建设,并于 2020 年 10 月 18 日举行了校企战略合作暨捐赠签约仪式,捐赠的 2000 万元将用于爱体育登录入口新校区图书馆建设,双方将共同设立章之汶教育基金,并以章之汶先生的名义冠名爱体育登录入口江北新校区的图书馆,围绕人才培养、智慧校园建设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同完成兴农报国的使命,全力支持农业科教的发展,通过校企战略合作支持学校建设发展,让祖孙两人的情愫跨越百年再次在南农交汇。章安强在当时捐赠仪式上发言表示:“爱体育登录入口有着百余年的历史, 正是包括祖父章之汶在内的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们共同坚守建设的成果。祖父的坚持、坚守、自律一直深深地影响着自己,从而才能通过不懈的奋斗把一个创业公司做成上市公司。 很荣幸以章之汶先生的名义冠名爱体育登录入口江北新校区的图书馆, 这不仅是作为后辈对祖父的纪念, 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把他的精神和南农的精神永远地传承下去。 学校育人、企业用人,只有学校和企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才能让人才发挥更大的价值。 ”章之汶先生的后人向南农的捐赠,反映了对他们祖父章之汶先生立志兴农强农事业的敬意, 更是嵌入了一份浓浓的根脉情谊和绵延不断的家风传承、家国情怀,充分彰显了章先生及多伦科技对爱体育登录入口的深厚情谊和对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强烈责任感。

在金陵大学农科本科办学 110 年之际,在学校更名为爱体育登录入口 40 周年之际,从依山而建、到拥江发展,承载着全体南农人的梦想期盼,也饱含着几代南农人的心血的滨江校区已经建成、 启用。章之汶图书馆作为既涵盖图书馆的传统功能布局,又将具有未来学习中心、新技术体验中心等特色智能服务的新校区图书馆,在学校领导、全校师生、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心支持下,现亦已建成即将启用。 让我们共同见证雄伟壮观的章之汶图书馆的开馆,让我们在多校区协同、高质量发展中,把章之汶图书馆打造成集“文献保障中心、知识服务中心和文化育人中心”于一体的南农人的精神家园和重要基地, 成为我校滨江校区的文化新地标,为我校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强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本文由朱世桂执笔,陈少华、段彦参与部分图文整理)

报刊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