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随着一方方水稻陆续颗粒归仓,南京秋收秋种步入尾声。此时,万里之外的东非大地上,肯尼亚纳库鲁郡巴哈提社区马坦吉提萨村,菜豆“切啦垄”迎来收获期。
对马坦吉提萨村村民汉娜而言,“切啦垄”既是一种蔬菜,更是致富的粮食。该品种由爱体育登录入口和肯尼亚埃格顿大学用时7年联合育成,2023年开始示范推广,每公顷产量高达2.5吨,是当地粮用菜豆产量的1.6倍。2024年,“切啦垄”在肯尼亚纳库鲁郡全郡推广,其中马坦吉提萨村实现全村种植。
10月31日,2024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公布第五届“全球减贫最佳案例征集活动”评选结果,“新品种新技术助力肯尼亚纳库鲁郡马坦吉提萨村增收减贫-中国爱体育登录入口、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多方协作案例”成功入选。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一粒豆种,是南农大助力马坦吉提萨村减贫的一把钥匙,更是中肯友谊的生动见证。
助肯护粮安,开发抗旱、高产新品种
干旱,是非洲大地粮食安全面临的一大威胁。
2022年,肯尼亚遭遇4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多地玉米几乎绝收,超400万人面临粮食短缺难题。
“肯尼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因作物单一和干旱灾害,粮食长期依赖进口。”埃格顿大学副校长、副教授理查德·穆瓦表示,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肯方需要从技术方面寻求支撑。
具有典型小农户特色的马坦吉提萨村,是肯尼亚众多饱受干旱之苦的村庄之一。2022年10月18日,该村成为肯尼亚首个中非农业发展与减贫示范村,也是我国高校在非洲挂牌成立的首批示范村之一,南农大、纳库鲁郡政府、埃格顿大学、国际组织等携手助力马坦吉提萨村减贫。
“开发适应干旱气候的新品种是肯尼亚政府的迫切需求。”南农大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刘玉涛说。
这恰是南农大援非学者们重要的努力方向。
自1994年起,南农大就与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开展“中肯高教合作计划”。1997年来到埃格顿大学担任园艺学客座教授的刘高琼,是20世纪较早抵达肯尼亚的中国农业使者之一:“一到肯尼亚,我就发现这里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采取适当的农业技术,开发适宜的粮食作物,充分利用自然优势,一定可以使当地农民摆脱饥饿与贫困。”
带着这个目标,刘高琼一干就是20多年。
在埃格顿大学,他开设了现代生物技术和植物组织培养、园艺植物育种和高产栽培技术等课程,并带领师生探索培育适合当地种植的耐旱、高产粮食新品种。
然而,彼时的肯尼亚,尚无可以开展现代育种工作的实验室。
2013年,南农大与埃格顿大学联合建成全球首个以农业为特色的孔子学院,成为推进双方农业合作的桥梁与催化剂。2016年,由中国政府援建的中肯作物分子生物学联合实验室揭牌。
“这是肯尼亚乃至东非地区最领先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刘高琼介绍,该实验室由南农大与埃格顿大学承建,主要设备均由中国生产。有了先进仪器、设备加持,良种选育进程日渐加快。
2020年,高产、耐旱的新型粮用菜豆“切啦垄”终于诞生。
田间做示范,小豆子实现大丰收
水稻、小麦等是中国常见粮食作物,不论是育种还是栽培技术,都已较为成熟。在肯南农学者为何绕开这些“优势项目”转而培育陌生的菜豆?
“埃格顿大学有粮用菜豆育种基础,当地也有种菜豆的习惯,培育耐旱的豆种,农民易于接受,有利于减贫项目的顺利实施。”刘高琼告诉记者,新型粮用菜豆“切啦垄”富含蛋白质,比普通粮食、蔬菜更能满足人们的营养需求,且一年可种至少2-3茬,产量有保障。
一粒种子,从“万里挑一”的筛选中脱颖而出后,还需在广阔大田里接受考验。
菜豆“切啦垄”育成后,2022年,刘高琼与当地政府官员、埃格顿大学师生一起,在纳库鲁郡开展技术指导,找寻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据统计,爱体育登录入口派出专家累计培训当地村民和农技工作者156人次。
中肯人员向示范农户汉娜赠送新品种
在马坦吉提萨村,村民汉娜·万吉库被成功“选中”。
“汉娜是小学退休教师,具备农业技术的示范能力和一定的组织号召力,项目实施前,她刚刚经历了干旱造成的作物绝收。”2023年上半年,刘高琼和刘玉涛驱车来到汉娜家,把“切啦垄”种子赠予她。
然而,由于肯尼亚气候干旱,7月种下“切啦垄”种子后,8月仍未降雨。直至9月份雨季来临,久旱逢霖的“切啦垄”种子才开始萌发。
作物生长期间,刘高琼成了汉娜田里的“常客”,每月至少要来2次。汉娜说:“刘教授给了我们适时的指导,我们都很喜欢他。”
示范农户汉娜(中)向中肯专家介绍新品种丰收情况
2023年12月,“切啦垄”喜获丰收,每公顷产量高达2.5吨,是当地粮用菜豆产量的1.6倍!汉娜对刘高琼说:“粮食丰收是最令我们农民高兴的事,感谢中国的先进技术帮助了我们。”更令她开心的是,“切啦垄”收获后可以留作种子到市场售卖,售价为300先令/千克(约为17元/千克)。
同一年,汉娜家的番茄也迎来丰收。
原来,减贫项目实施后,汉娜家原本受灾的大棚被修葺一新,在刘高琼的指导下,她将此前用于番茄青枯病防治的农药方法转变为嫁接技术控制法,青枯病发病率从80%降到10%以下,番茄产量由近乎绝收提高到亩产5000-6000公斤。据测算,新品种和新技术为汉娜一家增加了约30万肯先令(约合人民币1.66万元)的年收入。
有了汉娜的探路,2024年,马坦吉提萨村全村开始种植“切啦垄”。
“这是适合当地种植的好品种,我们在指导中发现,农民们有很大的兴趣。”纳库鲁郡农业部门的农技推广专员露丝表示。
培育“新农人”,播撒希望“种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中国一贯倡导的减贫主张。在肯尼亚,爱体育登录入口通过打造“国际组织支持、当地政府参与、中肯高校合作”的“三位一体”减贫模式,助力肯尼亚增强自我造血能力。
南农专家的一次又一次田间指导,让汉娜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新农人”,她带动周围近200家农户种植“切啦垄”、学习番茄嫁接技术。
据统计,使用新品种和新技术后,每亩田收入可增加8万-10万肯先令(约合人民币4424-5530元)。“接下来,我会把中国专家手把手教给我的知识,继续传递给周围农民,大家共同富裕。”汉娜说。
与此同时,埃格顿大学校园里,一批农业科技人才加速成长。刘高琼带领30余位埃格顿大学师生围绕耐旱、高产、抗病开展育种。实验室教师斯蒂芬•吉森古表示,得益于实验室的先进设备,肯尼亚乃至东非的农业育种方向正在转变,“现在,我们正在从传统育种转向作物分子生物学辅助育种。”
2019年,联合实验室成为科技部首批认定的14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之一,软硬件设备进一步完善。实验室主任(中方)、南农大农学院副院长王秀娥介绍,实验室已收集小麦、玉米、黄瓜、番茄、木薯等种质资源千余份,育成粮用菜豆、高粱、小米、花生等十余个新品种,比当地同类老品种普遍增产10%以上。
2023年9月,南农大校长陈发棣一行在马坦吉提萨村参加番茄生产培训班结业仪式
依托联合实验室,南农大和埃格顿大学合作,为肯方和周边非洲国家培养了一批应用型和创新型农业人才。
“当地一半以上的农场技术经理毕业于埃格顿大学,这所学校之所以成为当地‘农场主种子班’,正是因为我们与南农大有着长达30年的科教合作。”理查德·穆瓦介绍,埃格顿大学里农作物、园艺、土壤学科的讲师几乎都在南农大接受过培训。
大道同行天地宽。两所高校的携手减贫之路,愈走愈笃。据统计,目前肯方有142人赴南农留学并获得学位,2263人参加过南农在肯尼亚举办的短期培训班。
而今,新的友谊篇章正在续写。
11月24日至30日,南农大副校长王源超率团访问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听闻该校植物生物学博士研究生莉莲·奥基罗表示即将取得博士学位后,王源超现场向她发出邀请:“欢迎来南农大加入我的团队,继续攻读博士后。”(新华报业·新江苏 记者 苑青青 赵烨烨 /文)
【学习强国】一粒豆种,解锁肯尼亚村庄“减贫密码”
原文链接:
https://www.xuexi.cn/local/normalTemplate.html?itemId=657135802870881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