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

【新华日报】艺术“丰景”,这样赋能乡村振兴

2024-09-24来源:南农新闻-NJAU NEWS作者:新华日报:苑青青 陈洁 杨频萍

“大地流彩——2024中国(南京)农民画优秀作品双年展”近日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开展。本报记者 宋宁 摄

□ 本报记者 苑青青 陈洁 杨频萍

金秋九月,正是丰收的季节。漫步南京市六合区冶山街道双墩村,一幅面积近百平方米的农民画墙绘颇为亮眼。画面中,一位头戴草帽的农民把画架支在田间,左手拿调色板,右手执画笔,绘出蓝天白云下风吹稻浪的一片“丰景”。这幅墙绘正是六合农民画创作的真实写照:农民“白天扛锄头,晚上拿笔头”,将所见所感融入画中,记录乡村发展,为乡村的文化传承和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青山绿水作画轴、白墙黛瓦为画纸,像农民画一样,越来越多的艺术之花在田间地头汲取营养,在乡野大地绽放芳华。一座座乡野美术馆、一片片艺术乡村悄然兴起,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艺术如何以其独特魅力,激发乡村未来无限可能?

农民执笔绘春秋

今年7月,江苏省现代美术馆举办“大地流彩——2024中国(南京)农民画优秀作品双年展”,150件以农家生活、丰收节庆等为主题的画作皆出自农民画家之手。

“看到好看的景就想画下来,心里有那股冲动”,别人眼中的寻常画面,在63岁的参展农民画家张国良看来,“往往蕴藏千秋”。张国良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六合农民,他30多岁时拿起画笔,一画就是30多年。或许正因未受过专业训练,他的绘画风格大胆恣意,常让人充满遐想。如今,张国良已成为六合农民画省级非遗传承人。9月12日,他的作品《乐在生活》在“万象竞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南京民间文艺作品展”评选中获得银奖。

六合区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农民画创作,历经30多年发展,农民画已成为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全区现有创作骨干20多人,累计绘制作品2万余件,并出版《中国六合农民画精品集萃》等画册,在国内外参展100余次。

“农民画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末在农村开展的壁画运动,汲取刺绣、剪纸、庙画、年画等传统民间艺术营养。”爱体育登录入口农学院教授刘正辉研究农民画20年,在他看来,农民画是农民精神世界的艺术表达,也是人们了解“三农”、熟悉国情的较好读本。

我省邳州市也是著名的农民画发源地之一,新中国第一幅农民画《老牛告状》就是由当年邳县陈楼镇新营村农民创作。此外,淮安博里、盐城射阳、南通如东、南京六合和镇江皇塘等地先后获得“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称号。

除了绘画,音乐也是深受农民青睐的艺术形式。1988年,徐州市贾汪区的一座小村庄,20名音乐爱好者组建苏北第一支铜管乐团——马庄村农民铜管乐团。农忙拿锄头、农闲拿乐器,2007年,这支农民乐团竟然在意大利久里亚诺瓦市举办的第八届国际音乐节上斩获团体二等奖。

当一批农民渐渐成为田野上的艺术家,一批艺术家则选择回到乡村成为“农民”。90后画家解善彪2016年从北京一所艺术院校美术专业毕业后,选择返回家乡加入垛田农民画创作队伍,把兴化市各村的人文故事、自然风光、产业特色凝练成“文化符号”绘于墙上。

与艺术家一同来到乡村的,还有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载体。扬中市新坝镇新治村村委会旧址上,一座以竹材为外立面的陈履生博物馆便是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回乡所建,“我要给家乡人民汇报我的成长过程,所以就有了在家乡建博物馆的想法。”2020年5月,一座三层小楼拔地而起,5000多件藏品分别陈列于一楼的汉文化博物馆、二楼的陈履生美术馆和三楼的竹器博物馆,静静地展示着乡愁的模样。

艺术闪耀乡野间

当艺术“落脚”乡村,农民和艺术家之间连接起奇妙的缘分,一场有关传承与创新的变革悄然发生。

去扬中市旅游,陈履生博物馆是“必去打卡点”,有游客甚至“因为一个馆,奔赴一座城”。新治村党委书记马军介绍,自开馆以来,陈履生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20余万人次、开展各类研学活动200场次、组织专题讲座40多场。“博物馆建成后,新治村的人气越来越旺,这座博物馆已经成为扬中的文化地标,每逢节假日,载着游客的大巴车一天能开来十几辆。”

一座座乡村博物馆拔地而起,“博物馆热”也逐步从城市延伸到乡间。

去年7月,芳桥街道屺山村建起宜兴市首个乡村博物馆。屺山村党总支书记王忠健说,这座博物馆仅有展品百余件,他们利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地将村庄历史变迁和稻米产业发展历程娓娓道来,“每周都会有人来参观,特别是很多游客会带着孩子来研学”。

在六合区,以位于冶山街道的区农民画美术馆为原点,农民画的创作、传播呈多点开花之势。区农民画美术馆馆长胡斌说:“六合农民画二十四节气馆、石柱林社区的‘石林画乡’都展示有农民画,在双墩村、钮庄村等乡村,很多墙壁上都画着农民画。”

农民画不仅装点乡村,还成为全区乃至南京市有关部门开展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普及用海报的重要元素。“农民画生动形象,百姓喜闻乐见,传播效果好。”胡斌告诉记者,六合法治农民画是当地创新普法形式的典型案例,冶山街道也因法治农民画“出圈”而成为我省首批“法治文化特色小镇”。“一张定制的画要几百元,还能为农民画家带来可观的收入。”

一场场“文艺播种”行动,就像春雨滋润大地,悄然改变着乡村的文化氛围。

“我们村能有什么文化呢?”“农耕文化、地域文化、曲艺文化……”由盱眙县黄梅剧团演出的黄梅戏《郎对花姐对花》近日登上紫金文化艺术节舞台,唱响苏北水乡盱村的乡村振兴幸福歌。

当天的盱眙大剧院座无虚席,很多村民从四面八方赶来看戏。“我忙时工作,闲时开滴滴车,方便村里人出行。”剧情演到这里时,观众席上的几位老人点点头说,“我们村也有人开网约车。”散场后,开饭店的林女士更是抹起眼泪:“这部戏真得写到我们心里面了。”

近年来,我省通过紫金文化艺术节等重要平台,将一系列高质量文化演出带到基层、乡镇,让广大民众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时代发展的脉动。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也成了群众家门口的“幸福站”,艺术普及讲座、文艺志愿辅导等文化惠民活动接连不断。

乡土艺术大有可为

艺术来了,乡村美了,但如何让艺术更充分地反哺乡村赋能产业?“乡村是艺术创作灵感的来源,也是艺术应用、服务社会的主要场所,但乡村艺术文化往往处于原始的感性状态,更需要城市的主流艺术家予以发掘、整理和提高。”刘正辉表示,这两方面的有机整合必将为乡村文化繁荣提供核心驱动,所推动生成的新业态也将助力乡村经济振兴。

这正是六合区农民画美术馆努力的方向。胡斌透露,六合区尝试引进专业绘画人才加入农民画创作队伍。8月28日,六合农民画创作培训班在六合区文化馆开班,由六合区美术家协会会员等组成的30余人团队参加农民画创作培训,“我们想通过专业画家的加入壮大我们的力量,并进一步提升六合农民画的质量。”

同时,一批以农民画为主题的文创产品陆续诞生。“我们设计出笔记本、背包等文创,但是不擅长销售,所以展示居多,获得经济效益还是有困难。”胡斌说,为解决这一难题,六合区农民画美术馆决定和六合文旅集团携手,更好地挖掘农民画的经济效益。

如何让游客“留下来”“带回去”,以艺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有益探索在各地展开。马军表示,陈履生博物馆免费开放,为新治村带来很大客流。如何抓住这波“流量”?新治村当前正着力规划特色民宿和乡村旅游集散地建设,期望打造出特色鲜明的乡村夜经济新业态。

“单纯在纸上作画,肯定产生不了多少经济价值。我们将农民画延伸到墙绘定制、文创制作、教育培训、乡村文旅等方面,一步步把农民画为代表的相关艺术做成产业。”解善彪创办的兴化市垛上农民画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拥有创业团队20余人。如何用艺术赋能乡村经济,在解善彪眼里,这需要将乡村风景、艺术创新、农村文旅更好地糅合。“我们在兴化市、安丰镇先后成立艺术培训公司,开设以农民画为主的非遗课程,一方面带领乡村孩子发现美、创造美;另一方面,让城里孩子走进乡村,每年会组织3000人次学生下乡写生创作,体验劳动生活。”解善彪说。

“文化艺术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要素之一。当前,全国各地在艺术乡建、农产品设计、乡村演艺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大量有益探索。”文旅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紫金文创研究院院务委员宋德泳举例说,通过引入更符合现代审美趋势的设计理念,使“土特产”潮起来、焕发新活力;通过举办丰收节、“村晚”等活动,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目前最普遍的形式是‘艺术乡建’,即艺术家利用艺术手段介入乡村建设,不仅通过美学视角重塑乡村的物理空间,还创建乡村书店、乡村美术馆等新型文化场所,激发村民内在动力的同时,也让乡村成为城市居民向往的地方。”

“乡村是文化的宝库,是传统文化的根。”省农业农村厅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处长徐丙奇表示,艺术与乡村相互赋能,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建议坚持原生态挖掘、因地制宜开发和实事求是创新,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让活态的乡村文化更加彰显生命力,并加快补齐补强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特别是文化建设领域的短板弱项,提升农民群众参与度和幸福感。

【新华日报】一座座乡野美术馆、一片片艺术乡村悄然兴起——艺术“丰景”,这样赋能乡村振兴

原文链接:

https://newspaper.xhby.net/?act=article&aid=1372622&layountIndex=4&date=20240924&siteID=2&id=1


编辑:裴古丽

阅读次数:578

(0)
返回原图
/